close

  ■個論
  瑞士信貸銀行14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,全球財富過去一年中增加8.3%,達到創紀錄的263萬億美元,但是貧富差距在加大,1%的人擁有近50%的財富。其中中國內地占8%位居全球第四。按照報告的定義,財富為1萬~10萬美元屬於中產階層,全球共有10億人。其中中國內地資產為1萬~10萬美元的中產階層比2000年翻了一番,占全球的三分之一。(10月16日《新京報》)
  中產階層越多,就意味著更多的人的生活越富裕,社會也就越穩定。因此,中國內地中產階層占全球三成,是一個好消息。但我們並不能僅僅停留在數字統計的錶面上,更應該看到三成這個統計數字掩蓋著的實質問題。細細思量,其實這個“中產階層占全球三成”的消息,讓人根本高興不起來。
  首先,這個三成的中產階層比例是建立在龐大人口基數基礎之上。基數大,人口數量多,無論是貧困人口、中產階層抑或是頂尖富豪階層,其相應的絕對數量就多,在全球所占的比例自然也就水漲船高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,正是龐大的人口基數成就了占全球中產階層的較大比重。更為重要的是,同樣是三成,有著13億人口的中國內地和人口僅為1.26億的日本,占人口總數的比例,以及其所體現出的國民收入分配及國民生活水平,就大不同,更沒有什麼可比性。
  其次,這個三成的中產階層比例是建立在巨大的貧富差距基礎之上。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基尼繫數約為0.474。而按照國際標準,基尼繫數一旦超過0.4,就表示收入差距處於較大水平,越過了貧富差距的警戒線。前幾天,國務院扶貧辦發佈的數字顯示,按照國際的標準計算,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大約還有2億,僅僅是貧困人口比日本整個國家的人口還要多。如此看來的話,我們還能為這個三成比例而沾沾自喜甚至欣喜若狂嗎?
  再次,這個三成的中產階層比例是建立在“高儲蓄率”基礎之上。瑞士銀行的這份報告也指出,相比其他主要發展中經濟體,中國家庭資產以金融資產比例較高,占49%,原因是儲蓄率高。為什麼儲蓄率高?因為老百姓不敢花錢,不捨得消費。為什麼不敢花錢不捨得消費?因為需要買房、看病、給孩子交學費等。而反觀一些發達國家,由於國家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完善,公共產品和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比例較高,社會福利和公共福祉水平較高,人們並不存在諸如醫療、上學和養老等後顧之憂,並沒有因為買一套房就淪為房奴,得一場病就全家遭殃的現實窘境。他們的中產,才是真正的中產、敢於花錢的中產,是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比較高的中產,而不是因為不敢花錢、捨不得花錢硬生生節省出來的“守財奴”式的偽中產、假中產。
  中產階層並不僅僅在於財富的多寡,更多的是國民的一種普遍的精神狀態與生活方式。最近幾年無數的國民通過集辛酸和惡趣於一體的“屌絲”一詞自稱,除了無奈與自嘲的個中意味,更是一種身份認同的集體無意識。這說明對於大多數國民來說,從屌絲到中產的路還有很遠。因此,對於中國中產階層占全球三成這樣的好消息,一笑了之也罷,千萬別沾沾自喜,信以為真。 □石敬濤
  (原標題:中產者占全球三成咋讓人高興不起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l64qlztv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